oO即時動態更新Oo

更新:期末外景影片&澎湖潮間帶&台灣漁業相關支訊

2010/06/15

澎湖潮間帶 文:潘慈萱收集

澎湖潮間帶 簡介:
潮間帶指大潮平均高潮位至大潮平均低潮位間的區域。在潮間帶環境中,
許多物理、化學因子的作用都同時發生,每個生物體皆被其他動、植物所包圍
,彼此互相影響。潮間帶各個組成份子互相協調的結果,即產生生物群聚現象。
所謂生物群聚(Bioticcommunity),就是指生態系內生命的組合,亦即各
種族群聚集生於某一特定區域或棲所內。相鄰的生物群聚有時界限分明,有時卻
逐漸混合一起。一個生物群聚形成後,其所持續之時間長短不同;整個生物群聚
的消滅多由地震、火山爆發等意外災難所致,群聚內部則因應自然環境的變動或
組成份子的消長,而呈有規律或無規律的變化。
澎湖地區潮差約3公尺,因此潮間帶的寬廣會隨著各海濱地形的變化而有不
同,如在桶盤其潮間帶極淺、在後寮則極寬廣。





澎湖潮間帶 常見生物簡介:

◎南方團扇藻
藻體膜狀呈扇形,有時縱裂成數個扇形面,高可達15公分,背面呈黃褐色,
腹面覆有一層薄薄的石灰質。生長在低潮線附近或潮間帶下部岩石上,在澎湖海
域十分常見

◎囊藻
藻體球狀或半球狀,中空,直徑可達6至7公分,新鮮時呈黃色,乾燥後變為
黃褐色。春季至初夏為其生長季節,在低潮帶及潮下帶的礁岩上常可見到許多球
狀藻體,亦常被風浪吹到岸邊聚集成堆;此種類分佈在澎湖各地潮間帶極為豐富。

◎八帶蝴蝶魚
體黃色,胸與腹部色較淡;具有8條褐色橫帶,第一條為眼帶。為日行性的魚
種,棲息於珊瑚礁海域,以底棲無脊椎動物為食。在澎湖海域較為常見,但是在
台灣其他海域則為稀有的蝶魚;體長可達12公分。

◎八帶蝴蝶魚
體黃色,胸與腹部色較淡;具有8條褐色橫帶,第一條為眼帶。為日行性的魚
種,棲息於珊瑚礁海域,以底棲無脊椎動物為食。在澎湖海域較為常見,但是在
台灣其他海域則為稀有的蝶魚;體長可達12公分。

◎指軸孔珊瑚
珊瑚群體呈叢狀或繖形,底部通常癒合,而由此伸展出短的分枝。珊瑚石直
徑小於3.7公釐。生活群體呈黃褐色或黃色。通常生長在波浪衝擊較大的淺水域裡
,以水深5公尺以內的淺礁緣處較為常見;廣泛分佈於澎湖群島,尤以白沙鄉和望
安鄉珊瑚淺坪的礁緣處所擁有的群體數量最為豐富。

◎腎形盤珊瑚
群體都是由葉片形所組成,有時為扁平或規則褶曲,珊瑚石直徑約1.5至2公釐
。通常生長在淺水處礁緣附近,以水濁處較為常見;群體形態複雜,顏色為黃綠色
,尤其在群體邊緣往往十分亮麗;此種類在澎湖海域頗為常見。

◎太平洋槍蝦
額角尖緣有長出2至3根剛毛,體呈淺綠色,細縱條白斑分佈在腹面上,體長約
2.5公分。在潮間帶礫石、礁岩灘常可聽到“嗒”“嗒”的巨大聲響,是其利用大螯
腳敲擊所發出的聲音。成體可長達3至4公分,以小型無脊椎動物或死亡的動物屍體為
食;在澎湖各地礫石或珊瑚碎片的潮間帶均有分佈。

◎光手滑面蟹
頭胸甲橢圓形,全身以棕褐色為主,有些個體表面有奶油色花紋或塊斑,螯足指
節為棕黑色,不可動指節的棕黑色延伸至掌部末緣。棲息於珊瑚礁地區的潮間帶,尤
其以石塊下或岩縫中為藏身之所在。頭胸甲寬可達7公分。在澎湖各地珊瑚礁區十分常
見。

◎飛白楓海星
體呈灰白色腕肢表面,背面有黑褐色橫帶斑;輻長約10公分,管足細長而且脆弱
,少數個體只有4腕。棲息於潮間帶、底質為平坦的沙泥或珊瑚砂底,在非繁殖期也可
以見到雄性會攀附在雌性之上,有假交配行為,在澎湖內海潮間帶十分常見。

◎白棘三列海膽
俗名馬糞海膽,為較大型的海膽,棘刺細短不易傷人。棲息於珊瑚礁區或礁石區
,以大型藻類及海草為食是澎湖海域內常見的一種海膽,一般在靠近海岸的淺水域中
就可以見到他的蹤跡。經常以管族吸附一些藻類或珊瑚碎片來偽裝自己。生殖線具有
高量的蛋白質,可精心調理成一道佳餚,經濟價值相當高。每年四、五月為馬糞海膽
生殖線成熟的旺季,本地漁民有專船前往各離島海域捕此種海膽。

◎長硨磲蛤
為大型的雙殼貝類,殼形較長,黃白色,粗放射肋上有大的鱗片突起,雙殼間有
大的足絲孔,殼長可達30公分以上。常棲息於珊瑚礁海域以足絲附著於礁石上,外套
膜上有共生藻與其共生,白天有光照時會張開雙殼,使共生藻進行光合作用。由於遭
受大量採集,在澎湖海域數量已經不多見。

◎高腰蠑螺
貝殼呈高捲帽形,有粗螺肋,殼表色彩有變異,一般為綠褐色,殼口內銀色,口
蓋圓凸,殼高約4公分。一般棲息於礁岩岸低潮線以下的淺海底。以藻類為食,早期在
澎湖海域產量十分豐富,肉可供食用,也是最具經濟性食用貝類之一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